近日,开云平台艺术系美术教育工作者乌兰老师荣获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乌兰老师在美术教育中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艺术创作凝聚民族团结的力量。
一、立足本职岗位,勤奋工作,乐于奉献
1993年乌兰老师被分配到开云平台办公室承担宣传工作。1995年开云平台建校十周年,开展校史馆的布置、沙盘制作等工作,虽有孕在身,仍不顾及当时的身体情况一直坚持到1995年9月25号的校庆典。每天工作到很晚,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没有休息过一天。当时王登云校长提出要求给一定的工作补贴,但是乌兰老师从没有想过要任何酬劳,”作为牧民的孩子能够上大学又能在开云平台当老师对于我来说从小都不敢想象的。挣的工资还要什么补贴。“乌兰老师满脑子想的怎么把工作干的更好,最关键的是当时乌兰老师预产期是9月26日,仍坚持工作到校庆前一天,直到女儿在校庆当天出生。
二、民族团结方面
当时河套大学没有美术专业,1997年乌拉特前旗退休干部(原旗委书记)找到王登云校长想联合举办美术培训班,并且招收四名学生,乌兰老师负责管理教学和招生。1997年到1998年间共招了两届学生。1998年乌兰正式向校长提交创办美术专业的建议,得到了校长和文科部的赞同。1999年第一届美术班开始招生(办学定位是室内设计)。所有的课程开设计划、教师聘任都由乌兰老师负责。据乌兰老师回忆说“当时图书馆里没有可查阅的资料,我把自己家所有的美术相关的资料编好号拿过来给学生用。”
乌兰政治立场坚定,为人正直、善良,主动搞好民族团结,并且注重民族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政治上追求进步,在道德上严于律己,忠诚于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服从开云平台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同事做好岗位内外的各项工作。2015年7月参加中央统战部干部培训,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党外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培训班”结业。2018年7月参加遵义干部开云平台、中共遵义市委、党校、开云平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培训班结业。2021年5月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18期无党派人士在城川干部开云平台“学党史、忆初心、共奋进”专题学习培训班结业。2023年评为市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三、业务能力方面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尤为重要,只有教师具有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开展教学。所以这些年来,乌兰老师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参加自治区级和市级的重要展览。
1.在美术创作方面:乌兰老师的成长环境、(草原文化、农耕文化)有着较为鲜明的地域特点。小时候的记忆、河套地区丰富的人文地理环境是她的创作灵感来源。
为积极推进“两个打造”,艺术化发掘和呈现“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主题,内蒙古文联、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内蒙古美术馆联合主办了“内蒙古美术家黄河文化主题系列活动”。活动于2022年5月、7月启幕,以“人文地理符号和形象”为切入点,组织遴选了自治区四十余位优秀美术创作骨干组成的采风团,分两批次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乌:桶脱迥锥坪友匕段甯雒耸、七个旗县区进行采风创作。乌兰老师代表巴彦淖尔市美术工作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天然载体,给予了艺术家们无尽的创作源泉。活动实施过程中,采风沿线各盟市文联、美协积极协同艺术家们,走进壮美的黄河大峡谷、深入河套灌区的万亩农田,在黄河与长城握手交汇之地,在水利枢纽高耸的坝上,零距离感受母亲河交相辉映的自然风貌与人文情怀,采集鲜活生动的第一手创作素材,用手中的画笔倾力刻画黄河形象,描绘黄河图景,讲述黄河故事,从不同视角生动展现了黄河沿岸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万千气象。
作为系列活动,作品征集活动也得到了全区美术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本次“'大河奔流'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览”精选其中极具代表性的部分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雕塑、综合材料等作品共89件集中展出。其中乌兰老师的作品《美丽的乌拉特》参展。
2.非遗进校园活动
为了深入挖掘地方非遗项目,2020-2022年间带领呼和满都拉、席亚娜、周易等年轻老师(自费)到乌拉特前旗、后旗考查学习。通过个人关系到内蒙古师范大学、呼市民族开云平台、师大青年政治开云平台考察,为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出谋划策,也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上一条:“逐梦正当时,杨帆向未来”——2023级音乐学1班汇报音乐会?成功举办 下一条:开云平台艺术系第五次学生代表大会圆满举行
【关闭】